奥斯卡2025】萧条也好,奥斯卡也罢,当我们谈论电影时 - 端传媒

【编者按】疫情之后多了很多电影工业不利好的消息,身边却似乎少了关于电影的热烈氛围。有的电影票房大获丰收,有的戏院挥手与观众告别。我们在一则一则新闻之间,常常互相问询,是不是没有人讨论电影了?是不是电影没过去那么重要了?是不是民众对奥斯卡的讨论度也不如以往了?

去电影院看电影,这一种文化生活方式,应该怎样讨论呢?假如去除权威,去除门槛,也去除冷眼旁观,电影在我们的生活里如今处在怎样的境地?

我们访问了五位不同背景的观众。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观影经历和体验,讲述电影在他们的生活里为他们带来什么。试图探寻电影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占据怎样的位置。

在过往,有很多业内电影人,很多专业影评人分享过了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及看法。不过,电影应该还有更广阔的观众群,更复杂的语境,更具体更丰富的角度,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。这五位观众怎样开始看电影,怎样感受所谓的萧条温度,怎样看待正在进行的奥斯卡?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看法。

恰恰 关注性别议题,LGBT和女权议题的自由撰稿人  

中学时,寒暑假的前一天,下午到晚上的晚自习,大家都没心思学习了。来我们学校代课的年轻老师当值,就会在教室里给我们放电影看。一位老师放过之后,我们又去跟其他老师也提出这样的要求,这后来好像成了一个默契,我就这样看了《三枪拍案惊奇》和《后天》这些电影。

那时特别风靡世界末日的传言,我对灾难片产生了兴趣。《后天》看过,我又去电影院看了同一个导演拍的《2012》。之前很少看这样的视觉展现,看到那些冰天雪地,洪水满天的画面,人在灾难面前差一点被吞噬的压迫感,那种刺激和感受触动了我,令我印象非常深刻。后来大制作的电影看的多了,其实很多其他电影也会有这样的刺激,我就慢慢失去了对灾难片的兴趣。

看电影可以告诉我那些我不了解的历史,文化,或者观点。我很喜欢的纪录片导演梁英姬拍在日朝鲜人的状态,一部以父亲为中心的《亲爱的平壤》,一部以母亲为中心的《汤与意识形态》。我被这两部作品所触动,也开始关心在日朝鲜人的处境。

我在的城市很小,电影院的资源不多,上映的片目基本都是商业电影。学生没有太多可自由支配的金钱,除此之外还有课业,我们的选择也很有限。那个时候去看电影不是一件很日常的消费。我的日常是每天上学放学走到邻近的小书摊,看看最新的杂志。韩寒和郭敬明办的杂志正流行,还有《青年文摘》等等,很多人在那买习题册,我就会把我想看的杂志带走。这是我日常的消费。

在我心里,看电影是一种社交活动,看完电影之后的交流和讨论,我都当作整个观影体验的一部分。假如一部电影我一个人看完就结束了,好像也没什么意思。直到现在,我都很少一个人去电影院。学生时代我常常约着表妹和同学一起去,如今多数和我的伴侣一起看。以前不太关注影展这些消息,现在她会拿回小册子问我,我选一些,她选一些,多数重合的电影,我们就一起去看。那些讲述我关注议题的电影是首选,比如LGBTQ的议题,或者性别和女性主题的电影。

我也和我父母一起看过不少电影。有一年春节假期,《流浪地球》上院线了,打招牌自己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云云,我想父母辈很少看3D电影,就带着他们和我大伯一家人买了票。我爸散场之后说,中间特别想睡,可以想到票花很多钱买,硬撑着不让自己睡着看完了。另一次是和他们一起在串流平台上看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,我在香港的院线已经看过一次,回到家再和他们看一次。

这个过程还挺戏剧化的,在看这部电影的前后那几天,我跟家里出柜了,看完电影之后,我爸很可爱,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早上,他写了很长的观后感,发在我和父母三个人的群组里。大意是说,这个妈妈确实很辛苦,产后抑郁很惨,可是那个男主角也挺体恤的,这个时候有一个家庭家庭帮你撑过那一段时间也挺好。

我的生活最近有一些混乱,在这个混乱的状况下,电影就不太出现了。有一天我的伴侣突然在家里大喊,“我很久没去过电影院了,好崩溃!”我们就去看了《南韩民主家政课》。往年生活秩序还比较正常的时候,我们也会关注奥斯卡,可是今年比较难。《隔壁的房间》我还没看。大家讨论很多的《黑箱日记》,是最初发行的时候,有朋友买了串流平台上的付费pass。到现在已经有些久了。我喜欢伊藤在里面很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状态,怀疑自己被窃听,反覆诉讼找证据的过程。

这些电影会让我去思考,导演怎样去讲述这一个故事,结构怎样去安排,或者怎样在一个议题里穿插别的议题来进行叙事。这些对我自己写稿或者构思自己的创作时是很好的思考。另一个层面是,看电影可以告诉我那些我不了解的历史,文化,或者观点。我很喜欢的纪录片导演梁英姬拍在日朝鲜人的状态,一部以父亲为中心的《亲爱的平壤》,一部以母亲为中心的《汤与意识形态》。我被这两部作品所触动,也开始关心在日朝鲜人的处境,去日本的时候还特地去看了他们的一个博物馆。当然还有在我正常的生活里,电影院是我的一个社交场所,一部电影如果同时在电影院和串流平台上,我也可以在串流平台看,不过要是大家约着一起,我会愿意和大家一起走进电影院一起观看这部电影。

看到那些萧不萧条的说法,我自己的原因确实少去了电影院,但也有部分原因是现在很多电影不是特别激发我要看的好奇心。在我家乡的那个小城市,以前过年会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整个家族的活动,但今年过年没有这样的气氛。我问表妹要不要去电影院看电影,表妹说,买了bilibili大会员,我们就在bilibili上看吧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anliren.net/post/404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