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不曾诛杀少正卯

p>史载孔子为鲁国相,而诛少正卯。按,春秋时期的所谓的相,只相当于礼仪官。如《论语 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一章中有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这里的相,就是傧相,是管外交礼仪的,与后代的丞相根本不同。司寇,也不是后来的刑部尚书之类的大官,而是一个小小的治安官。而少正卯是鲁国大夫,地位远远高于相,断无礼仪官元诛杀大夫之理。任公以为,这是后世法家之言,附会孔子尔。

罗布泊的消失于国民党

在中学语文课本上,有《罗布泊,消失的仙湖》一文,介绍了罗布泊消失的原因。其中有几句话,不是史实,缺乏起码的历史常识,比如:1925年至1927年,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,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,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,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,耕地 废弃,沙化扩展。解放后的1952年,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,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求。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,胡杨枝重吐绿叶,原来废弃 的耕地长出了青草,这里变成牧场。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,所谓国民党政府,指的是19

城记五 燕郊的故事

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起,我出门的时间变成了五点半,起床则要在五点。跟以前相比,恰恰提前了半个小时。即使这样早出门,到公交站的时候,已经有很多的人在排队候车了。看来还有比我出门更早的人。以前在这个时间坐车,一般情况下车出了燕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,不像通常塞得满满的。但现在,即使是始发站,就有无座的乘客了。

给儿子

奶奶马上就回老家了,姥姥又不来。怎么办呢?我的辰辰不说话。   星期天到了,你拉着爸爸的手,认真地说:“走吧。咱们出去玩。”   一玩儿就是一天,从左胳膊,到右胳膊,再到左胳膊   最后是肩头   我的辰辰啊,前途虽然艰难   还是喜欢这样抱着你,陪伴你到长大的那一天。 写于2013年。。。。

存在与虚无一

多年后人们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东方帝国。书的作者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谜,有人说他是一个西方人,长着卷曲的脏兮兮的大胡子,说起话来的时候咿咿呀呀,宛如鸟语一般令人迷惑。又有人说他其实是一个东方人,穿着东方人一样的袍子,补丁在风中飞舞,头发迷乱,眼神浑浊,他通过呓语表达自己的哲思。

东方帝国的都城就坐落在帝国的中央。而国王的宫殿在都城的中央,国王就坐在宫殿中央的宝座上面打瞌睡。国王的宝座安放在一个高高的大理石台子上面,四周镶着金边,雕刻着怪兽和龙。国王打瞌睡的时候,别人是不允许在他身边的,除了马可波罗。

偶记二:诸葛亮的另一面

自从三国的小说起来,就渐渐的变成了一个道德完美、本事超群的神话般的人物。在《三国演义》里更是呼风唤雨了。同时。他也成了儒家道德的楷模,事君忠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钱穆说“有一诸葛,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,一如两汉。”钱穆是以传承道统自居的人。在他的眼里,诸葛亮就是道统的化身,足以“照耀后世”了。相反,诸葛亮的对立面,也是蜀汉政权的对立面,曹操,就成了奸雄。虽然开创的事业还算不错,但依然是上不了台面。因为中国的历史人物,有一些是没有事业的,不能用事业来评价的。所谓“有表现

偶记一 钱穆

         国学大师钱穆,这几年很火。我读了他的几本历史书,别的没读。就历史来看,他的一些观点前后矛盾啊,而且,老老实实写自己的历史就行了,他却总要在书中评价一下新潮学人,好像有点打擂的意思。而且,书中一直都要强调中山先生如何如何,用词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了,作为一个历史学家,这样真的可以吗?还有,钱穆的西欧历史知识很不靠谱啊,比如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里是贵族和农奴,中国被人称为封建社会的是官吏和自由的士子,以此证明封

雍正皇帝的整风运动

雍正当上皇帝后,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整风反腐运动。事件起因,大约是因为吕留良案。吕留良,明末清初文人。曾抗清,失败后也不与满清合作,非但不合作,还到处写文章骂清朝,被皇帝征召做官,不应,后来干脆剃了头发出家当和尚去了。最后老死。这还是雍正爹康熙时候的事情,但这事还没完。到了雍正当了皇帝,为巩固帝位,也曾大开杀戒,把自己的亲兄弟差不多杀了个一干二净。本来,这样的事我中华历史上比比皆是,不足为怪。于是坊间就有流言,说是雍正的帝位来路不正云云,雍正听了,想必心里很不舒服,但流言蜚语虚无缥缈,看不见摸不

城记四 路

在我现在住的地方,现在是一个镇,也是一个开发区。它靠近北京,在通县的东边,但行政规划上属于河北省廊坊市,其实和河北根本不沾边。它的四周是北京和天津的区县。这样,就成了一块飞地。

我是在2008年的时候最早接触了这个地方,直到2012年,我搬家到这里,因为爱人怀孕了,不再上班,需要个地方好好呆着,而从前在北京租房,虽说上班方便,但心里总是担心有一天中介会来说,房子不租了或下个月涨房租之类的话。没什么考虑,我们就搬到了这里,搬到自己的房子里。

就这样,我开始了河北北京两地奔波的生活。

X老师!X老师!

于是我就想到了麦卡锡-威。

现在在办公室里,人们说话不得不小心点了。麦卡锡-威随时都在盯着你。这也不对,那也不对。你会看到麦卡锡-威正在风风火火地指出人们的缺点和错误。你最好不要和他辩论,如果你不想点燃一个火药桶的话。麦卡锡-威总是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,反驳你的观点,最后的结果,总之,你是错误的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