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日知录》卷一论经义:
爱恶相攻,远近相取,情伪相感,人心之至变也。于何知之?以其辞知之。将叛者其辞惭,中心疑者其辞枝。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,诬善之人其辞游,失其守者其辞屈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廋哉。是以圣人设卦以尽情伪。夫诚于中必形于外,君子之所以知人也。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,先王之所以铸鼎也。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?周身之防,御物之智,其全于是矣。
这段文字大概说明的《易》的目的和作用,就是“尽情伪”,所谓情伪,就是真假,所以《易》就是用来明辨是非的。具体怎样辨呢?通过辞,言
《日知录》卷一论经义:
爱恶相攻,远近相取,情伪相感,人心之至变也。于何知之?以其辞知之。将叛者其辞惭,中心疑者其辞枝。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,诬善之人其辞游,失其守者其辞屈。听其言也,观其眸子,人焉廋哉。是以圣人设卦以尽情伪。夫诚于中必形于外,君子之所以知人也。百物而为之备,使民知神奸,先王之所以铸鼎也。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?周身之防,御物之智,其全于是矣。
这段文字大概说明的《易》的目的和作用,就是“尽情伪”,所谓情伪,就是真假,所以《易》就是用来明辨是非的。具体怎样辨呢?通过辞,言
摘自《孩子、家庭与人世间》,温尼科特著。
不要以为悲伤的婴儿需要被上上下下地摇晃,直到他们露出微笑。他们有值得悲伤的事情,你只需要安心等待,悲伤就会结束。
《清代野记》记载亲王干政由来:
清祖制,亲王皇子等毋得干预政事;与大学士相见行半跪礼,称老先生,如兼师傅者,或称老师,自称或门生或晚生,从未有称大学士之别号,如嗣醇王载沣呼李文忠曰少荃者。
当文宗崩,穆宗孩提,天下又不靖,慈安柔顺不敢负重任,慈禧位卑又恐不孚人望,思得一重望之亲贵佐理之,于是廷议推奕欣为议政王,总理军机大臣。此本为权宜之计,非永远定制也。
奕欣既议政,本有百官总己之权,于是向之以老先生、老师称大学士者,遂一变而为官称,如称李文忠为李中堂,左文襄为左中堂,犹不敢庞
近年,談及香港左派歷史,比較多回顧1970年代的學生及激進青年運動,一般稱作「火紅年代」。當中有些受當時西方左翼思潮影響的年輕人,成為自由社會主義者(libertarian socialist),也有些人組成過左派小組織,例如「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」、「新苗」以及後來的「四五行動」;也有一些無政府主義者組成小團體,例如黑鳥樂隊及民眾劇社。以上的左翼青年在1970年代也多少有參與《70年代雙周刊》(1970-78)的出版,因此,連媒體也出現了不少有點懷舊味道的特寫文章。
满清以八旗兵起事,八旗制度被视为国家根本。旗者,特有的奴隶制也。旗主为主,旗民为奴。虽世事更替,主奴的关系礼节却很严格。
据《清代野记》记载:
道光朝大学士松筠秉政,上什倚重之,忽请假数日,上不之异也。
次日,军机召见奏对毕,上忽问曰:「松筠何事请假?」一满军机对曰:「因该旗主家有白事,松筠照例前往当差。」上曰:「汝往视之,如无甚要事,可命其早日销假。」。
阮大铖(1597年-1663年),字安仁,号玉堂,晚号耐辱生,江苏无锡人,明末清初的文学家、戏曲家、政治人物。其政治上与魏忠贤同流合污,打击异己,南明时被起用,旋遭反对去官,后投降满清。
他的死,有多种说法。其中《爝火錄/卷十六》载:
阮大铖随诸内院驻衢,面忽肿;诸内院语耿献忠曰:『阮公面肿,恐有病,不胜鞍马之劳;可蹔驻衢,俟我辈入闽取建宁后相迓耳』。献忠以语大铖;大铖惊曰:『我何病!我年虽六十,能骑生马、挽强弓,铁铮铮汉子也。我仇人多,此必有东林、复社诸奸徒潜在此间;我愿诸公勿听』!已
《日知录·卷十六》:
王莽始建国二年,禁民不得挟弩铠,徙西海。收兵器之举始于秦始皇,其失天下也不旋踵。顾后人不以为戒,反效法之,何哉?隋炀帝大业五年,制民间铁叉搭钩䂎刅之类,皆禁绝之。寻而海内兵兴,陨身失国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己亥,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有刅者,悉输于官。六月戊申,括诸路马,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二,汉民悉入官。可谓百乘之家。今五马。二十六年十二月辛巳,括天下马,一品二品官许乘五匹,三品四匹,
桂阳太守李叔坚,汝南人,年轻的时候当了一个官,在家里的时候,家里的狗站起来走路,家里的人都说应该把它杀了。李叔坚说:“狗和马对君子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,狗看到人走路,模仿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?”
《清代野记卷三》载:
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,杀奏事处太监寇连才于菜市。
太监有兄在琉璃厂松竹斋纸店为伙。予询其故,寇曰:「余弟违例上奏,条陈十事:请止演戏,请废颐和园,请还宫办事,请罢修铁路,请革李鸿章职,请续修战备与日本战,不伦不类者十条。奏上,慈禧疑有指使,嗣见其文理不通,且多别体字,乃信之。即亲讯之曰:『尔不知祖制,内监不准言政事乎?』曰:『知之,然事有缓急,不敢拘成例也。』慈禧曰:『尔知此为死罪乎?』曰:『知之,拼死而上也。』慈禧太息曰:『既如此,不怪我太忍心矣。』即命交刑部照例办
民国八年,三月二十七日
读书。写信。发天人公函一封。游谈。
呜呼,世乱之亟,从未有如今日者也。吾国之内忧外患,扰攘争夺,疮痍荼毒,无论已;即全世界令时之大乱,亦旷来所未见。孟子曰:天下之生久矣,一治一乱。罗马帝国解纽,而有诸蛮族之南侵。亦犹吾国五胡乱华,五代兵戈,及元清之入关,然旋皆渐归统治。独自卢骚之徒,妄倡邪说,于是人心思动,潮流所被,世无宁日。法国大革命,如导火线,自是而乱遂不可止。
十九世纪,国际之竞争最烈,帝国主义也,经济政策也,残酷横暴,冲荡横激。近当欧战以前,各国皆大骚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