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古:不必人人都作诗

俗话说,术业有专攻。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,唐宋文化的高峰,诗词灿烂,但也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能出口成章的。更何况圣人以拾人牙慧为耻,决不肯堆叠旧章。后人附庸风雅,金谷之集,人人而得作诗,不过是一堆垃圾罢了。

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曰:“李习之与韩退之、孟东野善。习之于文,退之所敬也。退之与东野唱酬倾一时,习之独无诗,退之不议也。尹师鲁与欧阳永叔、梅圣俞善,师鲁于文,永叔所敬也;永叔与圣俞唱酬倾一时,师鲁独无诗,永叔不议也。”

李翱是唐朝著名的文人,和韩愈、孟浩然关系不错。韩、孟二人之间的唱酬之作很多,唯独没有和李翱的,因为李翱本来不善于作诗,韩愈敬佩他的文章,对于他不会作诗一事,绝口不谈。

诗词文章贵在独特,倘若人人作诗,恐怕把天下的诗都作尽了也不够。该干嘛干嘛,挺好的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anliren.net/post/339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