奸相李林甫是一个怎样的人

熟悉唐朝历史的人,大概都会知道玄宗时的安史之乱。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。而一说道安史之乱,国人就会想到李林甫、杨国忠、安禄山这些人,其中李林甫的一系列政策,被认为是引起后来安史之乱的诱因。比如饱受诟病的任胡人为将,《旧唐书 列传第五十六》记载:

林甫固位,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,尝奏曰:“文士为将,怯当矢石,不如用寒族、蕃人,蕃人善战有勇,寒族即无党援。”帝以为然,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。自是高仙芝、哥舒翰皆专任大将,林甫利其不识文字,无入相由,然而禄山竟为乱阶,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。

是说李林甫为了防止别人出将入相,就给玄宗上奏说,文士(这里应该指的是贵族人物)打仗时胆小,不如起用一批寒族、胡人做将领。为什么呢?因为寒族在政治上没有关系,形不成利益集团;胡人英勇善战。玄宗认为他说的很对,就任用了高仙芝、哥舒翰等大将。而安禄山也是由胡人而任大将,最后安史之乱的发生,自然李林甫是难逃罪责的。

首先,我们得承认李林甫出的这个主意,是怀有私心的。因为唐朝时出将入相是很普通的事情。任用胡人为将,因为他们不识字,自然也就没法入相了,这样也就间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。但安史之乱是不是因为专任胡将呢?当时的情况下,如果不是安禄山这样的胡将,而是别的汉将,就不会爆发类似安史之乱了吗?

考察两晋以来的历史,就会发现,北方地区,自五胡乱华后,一直是胡化严重的地区。隋末天下大乱,中原群雄逐鹿,而塞外的突厥异军突起,成为当时亚洲的主宰力量,一时天下英雄,竟也要向突厥称臣。《旧唐书 卷六十七》:

太宗初聞靖破頡利,大悅,謂侍臣曰:「朕聞主憂臣辱,主辱臣死。往者國家草創,太上皇以百姓之故,稱臣於突厥,朕未嘗不痛心疾首,志滅匈奴,坐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今者暫動偏師,無往不捷,單于款塞,耻其雪乎!」

太宗破颉利可汗后,心情格外愉快,不禁说起了从前他爹李渊向突厥称臣的事,说自己当初是如何的痛心疾首。其实,当时不仅是李渊,其他的反隋英雄,也都是向突厥称臣的。《通典 卷一九七 边防三》:

及隋末乱离,中国人归之者甚众,又更强盛,势凌中夏,迎萧皇后,置于定襄,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,虽僭尊号,俱北面称臣。

到唐太宗击破颉利可汗,很多胡族迁向内地。在东北地区,太宗用兵伐朝鲜而失利。高宗虽然占领了新罗、百济,但很快因为吐蕃的强大,兵力向西北倾斜,东北自然放松了控制,成了胡族的乐园。以致后来本来是富余文明的河朔地区,成了别人眼中的夷狄之地。(《新唐书 卷一四八》:大河之北号富强,然而挺乱取地,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。)早在安史之乱之前,东北地区就有契丹、奚人叛乱的事情发生,而这也是安禄山发迹之所在。《旧唐书 卷二百上》:

安禄山,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,……及长,解六蕃语,为互市牙郎。 二十年,张守珪为幽州节度,禄山盗羊事觉,守珪剥坐,欲棒杀之,大呼曰:"大夫不欲灭两蕃耶?何为打杀禄山!"守珪见其肥白,壮其言而释之。令与乡人史思明同捉生,行必克获,拔为偏将。

这里说的“两蕃”,指的就是契丹和奚。因为安禄山通晓契丹和奚的情况,才被张守珪起用。

东北地区长期的胡化,导致了那里虽然是唐朝的土地,然而那里的人却“不读孔孟之书”。这样的情况,即使没有安禄山,叛乱也是迟早的事情。而东北当时的情形,又非像安禄山一样通晓胡族实情的人来治理不可。

所以说,安史之乱的发生,是地区胡化严重的结果,不能怪罪于李林甫。而李林甫的专任胡族边将,也是非此不可的举动。

再看历史记载,就会发现,李林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法律专家和行政能手。而这也是能够得到玄宗信任的原因。安史之乱发生后,玄宗幸蜀。途中颠沛流离,心情不好,就和人谈起来从前的事情,《唐语林 卷三 品藻》:

玄宗西幸,尝郁郁不悦,多与裴士淹并马语。语及平日之事,时亦解颜。上曰:“李林甫之材不多得。”士淹曰:“诚如圣旨,近实无俦。”上曰:“但以妒贤嫉能,以此至败。”士淹曰:“陛下既知,何故久任之?岂唯身败,兼亦误国。计今日之事,林甫所启也。”上愀然不乐。

玄宗认为李林甫之材不多得,但是妒贤嫉能,才招致失败。但对于裴士淹“岂唯身败,兼亦误国。计今日之事,林甫所启也”的指控,玄宗只好“愀然不乐”。玄宗的不乐,也许是从心里不认同这个指控,但当时的情形,也不好反驳,只好哑巴吃黄连了。

那么,李林甫的材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一是选官,而是裁官,三是整顿军队,还有最重要的,改革法律。

选官方面,据《册府元龟 卷637》载:

李林甫为吏部侍郎,天下升平,每岁选人,填委林甫,修废举直,甄别流品,时议以为称职。

李林甫任吏部侍郎的时候,选官就很有一套,是得到大家公认的。

另《太平广记》卷一百八十六有如下的故事:

自开元二十年,吏部置南院,始悬长名,以定留放。时李林甫知选,宁王私谒林甫曰: “就中乞一人。”林甫责之。于是榜云:据其书判,自合得留,缘属宁王,且放冬集。

是说选官时,宁王(李宪)私下里为一个人向李林甫说项。不料李林甫在榜上公开说:本来要给他官,但因为宁王说情,暂时不予任用,等冬天再说吧。

裁官方面,开元二十二年、二十三年都曾大量裁员。《唐六典》卷三:

開元二十二年敕,諸司繁冗,及年支色役,費用既廣,奸偽日滋。宜令中書門下與諸司長官量事停減冗官及色役、年支、雜物等,總六十五萬八千一百九十八,官吏稍簡而費用省矣。

《唐六典》卷二:

凡天下官吏各有常員。(開元二十三年,敕以為諸色補署,頗多繁冗,停廢諸司、監、署,府十余所,減冗散官三百余員。其見在員數,已具此書,各冠列曹之首;或未該者,以其繁細,亦存乎令、式。)

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是谁推动这项工作,但仔细考察,不难发现推动者正是李林甫。

开元二十二年,当时有三位宰相,即张九龄、裴耀卿和李林甫。但开元二十二年七月,“遣中书令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”(因为这一年关中地区缺粮故也),“遣侍中裴耀卿充江淮、河南轉運使,河口置輸場”(改革漕运,同样是为解决关中的粮食危机)。留在中央的只有李林甫,可以肯定是他推动了这项工作。通过裁官,政府的支出大大减少,效率却提高了。

整顿军队方面,就是对没落的府兵制的废除而全面实行征兵制。府兵制从两晋南北朝以来,一直是各朝代主要的军队体制,简单来说,府兵制就是自给自足的志愿兵,平时种地,战时打仗,这样国家既节省了征兵费用,也保证的农业生产。但到唐高宗时,尤其是玄宗时,国家战事不断,战线拉长,原来屯驻一地,亦战亦耕的府兵制很难适应新的战争。再加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,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破坏无遗,这样造成了士兵的大量逃亡,军府没有兵员,成了一个空壳。鉴于这种情况,李林甫彻底结束了府兵制,见《资治通鉴》卷二百一十六:

癸酉,李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;是后府兵徒有官吏而已。

李林甫最大的贡献在于法律的制定。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律专著《唐六典》就是在李林甫当政时编撰完成的,虽然《唐六典》的编撰工作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几年,但在李林甫手里,干净利落地完成了,这也说明了他的政治才干是很高的。如果说《唐六典》的完成还不足以说明李林甫的才干,那么《长行旨条》的编撰可实实在在是李林甫的功劳。《唐六典》卷三:

支度使及军州每年终各具破用、见在数中金部、度支、仓部勘会。开元二十四年敕,以每年租耗杂支,轻重不类,令户部修《长行旨条》五卷,诸州刺史、县令改替日,并令递相交付者。省司每年但据应支物数进画颁行,附驿递送。其支配处分,并依旨文为定,金部皆递醋而行之。

其先,唐朝中央地方的财政混乱、复杂,支出庞大,针对这种情况,李林甫组织人员编撰《长行旨条》,把以前混乱复杂的财政制度化、简单化、固定化,使行政走上正轨,井井有条。玄宗时期的对外战争不断,国家开支庞大,假如没有一个有序的财政制度,很难想象能应付得了当时的情况。对于这点,李林甫可谓功不可没。

这样看来,李林甫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行政专家,难怪玄宗明知道他“妒贤嫉能”也要重用他。李林甫的才干,在历史中是被认可的。《旧唐书》卷一百一十:

每事过慎,条理众务,增修纲纪,中外迁除,皆有恆度。……自处台衡,动循格令,衣寇士子,非常调无仕进之门。

这样的评价,用在一个法律和行政专家身上,还是很合适的。

当然,李林甫的为人确实很有心计,而且擅权,但这属于私人品德方面的事情,与治国才能无关。李林甫最被人诟病的是排挤宰相、大诗人张九龄。但官场上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样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。假如不排挤张九龄,可能会是李林甫自己遭到排挤。其实排挤张九龄,还涉及一个贵族当政还是文士当政的问题。李林甫因为文化水平不高,被人讥笑为“弄獐宰相”,说是李林甫把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,这样的花边新闻,虽然可信度有所保留,但他和大诗人张九龄比文采,肯定是不行的。但治理国家,靠文采、道德更靠不住。

李林甫当权期间,国家富裕,社会稳定。死后,大奸相杨国忠当政,竟诬李林甫谋逆,《旧唐书》卷一百一十:

国忠素憾林甫,既得志,诬奏林甫与蕃将阿布思同构逆谋,诱林甫亲族间素不悦者为之证。诏夺林甫官爵,废为庶人,岫、崿诸子并谪于岭表。……(林甫)所以秉钧二十年,朝野侧目,惮其威权。及国忠诬构,天下以为冤。

李林甫当权二十年,朝野侧目,即使是这样,当杨国忠诬陷的时候,“天下以为冤”,可见,李林甫还是颇受时人认可的。

在宋朝欧阳修写《新唐书》的时候,把李林甫列入了《奸臣传》,极尽诋毁之能事。宋代是理学兴起的时代,鼓吹天理,心学,似乎靠这些虚无缥缈的道德主义,就能富国强兵一样。这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君子或伪君子,到了晚明的时候,面对国家的残破,异族的肆虐,束手无策,坐以待毙。“平时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恩”,死则死矣,妄想靠德化、主义、觉悟治国,轻视法治、制度建设的幽灵还在徘徊不去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anliren.net/post/25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