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内阁制是西方内阁制的老祖?

中国古有所谓“四大发明”,我们的历史教材里,讲到这里,往往让人莫名其妙。明明是中国的历史,却少见四大发明对于中国如何如何,教材编撰者掉过头来大谈四大发明如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。当然这是事实。有人就认为我们的国粹内外兼修,放之四海而皆准。

比如,在谈到内阁的时候,就有人说了,“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,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,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,后来,它被西方人学习,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。在中国明朝成化年间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,就是首相的雏形”。这毛病就跟四大发明一样,好像内阁也是我们的发明,现在西方世界的内阁制,我们是做出贡献的。鲁迅先生在《阿Q正传》里的阿Q,也会逢人便讲“我祖上怎样怎样”的话。时代发展到现在,阿Q更显进步了,即使祖上并不怎样怎样,他也敢讲怎样怎样。反正时间过去那么久了,随便说说,国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至于英国内阁是不是源于我们老祖宗的内阁制是不重要的,反正英国人也不会跑来对质的。

其实只要看看明朝的内阁制,就可以知道,它不但不是英国内阁制的源头,而且,是和英国内阁制格格不入的东西。

明朝的内阁制,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。朱元璋大搞集权,在杀了宰相胡惟庸后,干脆规定,本朝以后不再设宰相一职。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。六部就是吏、兵、刑、礼、户、工部。这样,全国的政事都要靠老头子一人决策处理。朱元璋精力旺盛,为了抓权力不遗余力,这样还能维持。但到了朱棣以后的皇帝,精力不济,才能低下,根本对政事没有兴趣,每天在后宫里炼丹喝酒,盼着长生不老。自己虽然不管事,但政务还是得有人处理。于是内廷的权力就大了。

即使如朱元璋那样的强势皇帝,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,怎么办呢?他就效仿宋朝的制度,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的秘书班子,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处理事务。殿阁,指的是华盖殿、武英殿、文渊阁、东阁。这时这些大学士,官品很低,不超过五品,在法理上又没有正经的官职,所以,权力还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里。

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,走的还是他老子的路子。不过这时重要的是文渊阁。朱棣从翰林大学士里挑选了一些人入值文渊阁,以备咨询。文渊阁在皇宫内,从这时起,才有了内阁的名称。和内阁相对的是外廷,内阁大学士依然官品不高,职位也不高,名义上还只是皇帝的秘书,不过相较于朱元璋时期,这里的阁臣有了拟制诰的权力,就是为皇帝起草文书。权力还是大了一些的。

明成祖朱棣以后的皇帝,一代不如一代。能力低下了,但还是抓着权力紧紧不放。怎么办呢?就让内阁的人把奏章内容写一个总体意见,叫做“票拟”,皇帝不看奏章,只看票拟,点头同意票拟的内容,就用红笔写上皇帝的决定,这个叫做“批红”。然而大明大皇帝照旧是无能之辈,刚开始批红还能自己批几本,到后来干脆全部让司礼太监代劳。

说到这里,难道明朝的国政决策权被太监掌握了?不然,太监固然有批红的权力,但这权力是来自皇帝的,是代替皇帝行使,并不是太监自己的法定权力。怎样批红还是要维护皇帝的利益。其实中国历史上太监和皇帝一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,太监不能损害皇帝的利益,不然不管你多么气焰熏天、大权独揽,只要皇帝一发话,照样砍头的砍头,流放的流放。明朝大太监刘瑾、魏忠贤不就是这样的下场吗?

明朝内阁权力大的,当属万历的张居正内阁。表面上看,张居正在首辅位置上,推行改革,专权十几年,很有宰相的意思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,实际呢,张居正要行使权力,还要靠个人的关系。他和司礼太监冯保的关系亲密。这样,票拟是自己的意思,批红的时候,又授意冯保按自己的意思批红。这样一个流程下来,自己的施政意图就能实现了。张居正做这些事的时候,偷偷摸摸,并不正大光明。为什么呢?因为明朝不立宰相,是太祖明文规定了的,谁也不敢哪怕做出一点宰相的样子。张居正专权十几年,完全是游走在灰色地带,小心翼翼,战战兢兢,就怕背上宰相的名声。那是要杀头的。

果然,张居正一死,就有御史告状了,说他贪污,专权。万历皇帝受帝师张居正压制多年,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,这下可以发泄了。于是张居正死后被抄家,还差点被刨棺戮尸,只是因为万历皇帝突发“慈悲”,念在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服务皇家才免了。但死人的罪可免,活人的罪难逃。张居正的儿子因为实在拿不出被认为贪污的那么多银子,只好自杀了事。后人也都充边。

皇帝抄家并没抄出多少银子,这样定老师的罪名就不太让人心服口服。于是又想出了一个罪名,叫做“专权乱政”,这个罪名可不得了,明朝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大臣专权,当初宰相的被废,也是因为专权。现在给张居正定这样一个罪名,总算可以说的过去了。

你看,内阁首辅的权力根本就不是法定的,不是皇帝赋予的,如果你运用起来无所顾忌,只好落得个“专权乱政”的下场。明朝皇帝独裁,哪能容得下一个和自己瓜分权力的大臣呢?内阁只能做皇帝的顾问班子,智囊团,哪怕一点自作主张的意思,都是皇帝万分害怕的。

那么西方,尤其是英国的内阁制呢?大家都知道英国的内阁制是在君主立宪后才实际形成了,刚开始英王还在内阁中有点地位,但后来慢慢都失去了参与内阁的兴趣,二光荣革命后的威廉三世,本是荷兰人,不懂英语,更加没有兴趣参加内阁了。这样,内阁变成了一个真正具有独立决策机构的单位,这是明朝的内阁不能比的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anliren.net/post/22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