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四十一年,分道扬镳的一年

公元1776年,也就是乾隆四十一年,有多重要呢?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事。1776年,詹姆斯•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在波罗姆菲尔特煤矿向公众展示它的工作状态,蒸汽机表现良好,开始正式进入批量生产,从此,机器大规模进入人类的生产领域,工业革命的大幕缓缓拉开了。

1776年4月,在北美洲,英属北美殖民地大陆会议发表《独立宣言》,宣言的开始就宣称“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:人人生而平等,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,其中包括生存权、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。”独立宣言的发表,标志着一个伟大国家的诞生。还是在这一年,被英国政府流放到美洲的思想犯托马斯潘恩出版了《常识》一书,明确提出了在美国独立革命的问题,成为美洲革命的教科书。

1776年3月,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经过六年时间打磨的作品《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《国富论》,现代经济学诞生了。他极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,痛恨政府对经济贸易的横加干预。因为政府干预经济和贸易,必然要把黑手伸向人民的日常生活,经济上的不自由,导致政治上的不自由和专制。

有趣的是,这位现代经济学的开山祖师,在其经典作品《国富论》中提到了中国,和别的西方作家对东方的美丽幻想不同,亚当斯密无情地揭开了中国遮盖的面纱。

面纱之下真相到底如何?亚当斯密告诉人们,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的国家。长期的静止状态,就是死气沉沉。他说:“中国长期处于静止状态,它的财富多年前就已经达到该国法律允许的最高程度。如果改变提高它们的法治水平,那么该国的土壤、气候和位置所允许的程度,可能比上述程度大得多。”

斯密说的中国的静止状态,指的是什么呢?就是政治制度、法律制度、贸易制度、社会思想的静止。中国静止了多长时间呢?斯密认为,当时中国的情况,不管是它的富裕、人民的勤劳还是国土的幅员广大,都和马可波罗行纪里描述的一样。1776年的中国,上溯五百年,都是一个静止的状态。

宋朝的时候,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。当时商业繁荣,社会思想活跃,科技发达,但宋朝成了古代中国的巅峰,从此走上了下坡路。一直到清朝,它尽管还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,但在西方社会日新月异的背景下,中国却是死水一潭,毫无波澜。

在政治制度上,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了,国家从来没有像清朝时那样,成为一族一姓的私人产业。满汉分离,没有管理国家的大臣,只有服务皇帝的奴才。

在贸易制度上,大清沿袭着前朝的做法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它分外仇恨对外贸易,以天朝上国自居,盲目自信自大,它眼中的国际贸易,只是藩属国对天朝的朝贡。对待商人,也是极力贬压,商人无法进入仕途。断绝了参与政治的途径。

中国的法律,也是偏袒富人和有权力的人,而对穷人则毫不留情。这加大了社会的对立,加快了社会的堕落。官僚横行无忌,无情地压榨穷人和小资产者,私产得不到保护,随时有被掠夺的危险。由于没有一个保护正常贸易的法律,市场上充斥着不正当的竞争,自由市场没有生存空间。到处是垄断经营,因为政府鼓励了这种行为。

但中国并不是一个注定要腐烂的国家。亚当斯密也承认了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、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勤劳的人民。只是因为法治的缺席,才造成了中国的静止不动。

一个没有保护市场的法律的国家,它就不能创造财富,只会让财富慢慢腐烂掉。

可悲的是,有人还在做着上国的迷梦,陶醉在死水泛出的彩色泡沫中。

1776年的中国,怎样呢?1776年,即乾隆四十一年,这一年,乾隆皇帝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,这一场叛乱持续了29年,耗尽了祖辈的积蓄,但成全了“十全老人”的名号。战乱平定,歌舞升平一片欣欣向荣景象。这一年工业革命的浪潮在不列颠风起云涌,在市场经济理论武装起来的欧洲的商人,正在急切地寻找着广大的贸易市场,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。但乾隆皇帝对这一切毫无知觉,或者漠不关心。他的注意力放在了思想管控上。1776年11月16日,皇帝下令在全国删削书籍,以正人心。焚书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中国从未经历过如此的黑暗时代。

1776年,在某种意义上说,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anliren.net/post/37.html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:

验证码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