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推行“美国优先”政策,推出多项措施整顿官僚制度,旨在将资源集中于处理美国境内事务。其中一项备受争议的举措是,特朗普于1月20日签署行政命令,宣布冻结对外援助90日,导致“美国国际开发署”(USAID)暂停运作,多个非政府监察组织因此被迫停运或裁员。
以改革社会和提升政府效率为目标,特朗普任命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(DOGE),并委任其负责USAID事务。一个半月来,马斯克频频针对人道救援组织、工会、媒体和大学机构等发布新举措。至2月27日,华盛顿宣布终止90%以上的USAID对外援助合同,总额达600亿美元。
这项大幅削减的工作尚有五六十日可继续推进,“削减”逐渐常态化,美国的价值观、国际角色及对自由国际秩序的影响正面临更深远的转变。尽管自由国际秩序已积累诸多结构性问题,但特朗普的打破方式引发疑问:新建立的秩序将是什么?这样的美国是在创造新规则,还是制造另一种不确定的未来?
“自由国际秩序”肇始于二战后,时任总统杜鲁门推动“马歇尔计划”协助欧洲重建,与盟友共同建立多边合作框架。美国通过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全球支配地位,维持自1945年延续至今的“美利坚和平”。对外援助是美国推动全球化、主导经济发展和全球安全的重要环节,旨在通过帮助他国创造繁荣与稳定,预防冲突并建立伙伴关系,援助多用于经济发展、医疗教育、民主体制及外交。
美国国际开发署成立于1960年代,依据1961年《对外援助法案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,由总统肯尼迪签署行政命令设立,1998年《外交事务改革与重组法案》进一步确认其独立地位。该机构服务范围广泛,援助覆盖亚洲、非洲和欧洲等地,项目包括粮食援助、地雷清除、疫苗接种、教育和交通建设等。据2023年数据,美国国际援助总额达719亿美元,其中约400多亿由USAID管理。然而,该机构支出仅占政府预算不到1%,特朗普却批评其资金使用不当,计划将其与国务院合并,使援助更符合美国利益。
自资金冻结以来,USAID数千员工被迫休假,机构运作受阻,多项援助服务暂停。长远看,削减对外援助将严重影响全球人道救援,尤其在“全球南方”地区,如非洲,许多非政府组织依赖美国资助,若资金耗尽,医疗和教育服务将难以为继,数百万人生活或陷入危机。
输出“民主价值”存在双面性。以美国共和政体为基础的民主和自由资本主义未能实现和平承诺,全球市场扩展未促成超越国家、种族和宗教的民主基础,反而衍生严重问题。冷战期间,美国向越南、韩国、以色列等提供大量援助,如韩国用于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;冷战后,援助转向人道救援,如农村脱贫、粮食安全和灾难应对。千禧年后,因伊拉克战争,援助集中于中东国家。近年,乌克兰因2022年俄乌冲突成为主要受援国,获经济援助超140亿美元。
美国通过援助非政府组织推动自由主义民主,逻辑是某种政治制度利于特定经济模式发展,帮助发展中国家改革以融入全球市场。民主国家被认为更稳定、更可靠,因此美国关注法治、问责和透明度等治理改革。除USAID外,1983年成立的“国家民主基金会”(NED)也支持全球民主发展,由总统里根倡议设立,资助新闻媒体、工会和大学等非政府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