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察一些热议的演艺娱乐圈事件在公众讨论中的呈现,可以从某个侧面看见这个社会的切片,特别是在其他公共议题很难被自由讨论的地方。
大S徐熙媛,知名台湾女星,主持人、演员,2025年2月2日于日本与家人旅游时因急病逝世。48岁正值壮年,本应如日中天,突然的离世消息格外令人错愕。作为知名艺人,徐熙媛早年的娱乐综艺、偶像剧集几乎辐射整个华人社群,近年也因其婚姻家庭的变动而备受关注。浏览徐熙媛逝世的海量相关新闻,就仿佛跌入资讯的酱缸。无论媒体报道还是社会舆论,不少都集中在她的恋爱、家庭史上:前两年她的离婚、和前夫一家的纷争、新婚姻与新家庭等。
专页平台“休班记者”统计,截至当日香港时间下午3时15分,《hk01》的App至少出了18个push,《星岛日报》亦有15个;文章数量更令人吃惊,《01》出了61篇相关短文。有媒体用上徐熙媛与前夫汪小菲尚在交往时期的亲密合照,这一新闻选择也引来网民的不满。在社交平台上,有网民这样总结“媒体道德天与地”:同样面对她的逝世,有的媒体“简介大S生平、主力介绍歌影艺主持成就指出成名原因、略提曾经历两段婚姻及有一子一女、之前较严重病史”(香港的Now TV被点名表扬),有的媒体“下方走马灯列一堆前男友”。
难以想像又并不意外的是,在徐熙媛死亡的新闻出现之后,占据版面、讨论度最高的,是她的前夫汪小菲。在徐熙媛的家人于日本忙于处理其身后事务的同时,汪以高调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,面对镜头流泪鞠躬,冒雨步行半小时(这段淋雨视频很快被配上动情音乐,由其母张兰的工作室社交帐号发布到网上),在社交平台上对“老婆”喊话“我好想你”⋯⋯,尽管他已有一名结婚一段时间的现任太太。
徐熙媛离世消息当晚,新浪微博热搜前十有4条都有汪小菲的名字,第一第二条分别是“汪小菲说大S是我的家人”“汪小菲台北街头淋雨”。网络迅速分成两派,不少人质疑以汪小菲、张兰多年来对徐熙媛的骚扰和诽谤,如今却在前妻一死时就大肆表现深情姿态,有吃人血馒头之嫌;也有不少声音声称汪小菲对徐熙媛用情至深,甚至指责徐如今的家人对她照顾不周。
女明星,被遗落的成就,影响与局限女明星骤然陨落了,而外界回溯的重点全在她的感情生活。
诚然,徐熙媛哪怕在演艺圈,也有她的特殊之处:蔡康永曾将徐家比作台湾真实的《楚门的世界》,不少媒体的讣闻如今也写着她落幕了“楚门人生”;也有人把徐家比作华语世界的卡戴珊,她们的生活如同一场接着一场的真人秀,徐熙媛的每一段恋爱,她和妹妹徐熙娣的个人生活、喜好、发展、她们的社交圈,数十年来都事无巨细地展示在大众媒体的曝光之中。有些意见也许认为,因为这种高度的曝光,大众在她离世后仅聚焦在其私生活是情有可原的,但我有不同想法:恰恰因为她事业和生活多年以来的全方位透明,对于她个人成就和影响力的忽略才更显得吊诡。
在真人秀之外,徐熙媛明明留下了大量非常有影响力、几乎可谓是一代人童年回忆的作品。她主演的偶像剧《流星花园》几乎横扫东亚,成为台式偶像剧的开山之作,后来在《转角遇到爱》《泡沫之夏》中也延续其在台偶作品中的稳定发挥。作为主持人,她和搭档们从《我猜》系列到《娱乐百分百》等台湾娱乐节目探索出来的台式主持风格,新鲜热辣,也在那个年代挑动不少人的神经。
甚至作为歌手,她早年和徐熙娣创作的专辑《变态少女》至今依然不时引起回味,被认为是一张充满先锋和邪典意味的唱片。她作为演员也曾逐渐从偶像剧走向大荧幕,往更严肃的舞台发展——最接近的一次,大概在是与古天乐合作的电影《保持通话》中,得到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。彼时是2009年,是她认识汪小菲并闪婚的前一年。她结婚后便迅速从演艺视野中隐退了。公开记录中,她最后一部担任演员的作品是2012年的《车手》,此后她便仅出现在真人秀综艺之中。
细数起来,关于她的影响和争议有很多。徐家姐妹出格的主持风格,在当时被认为是大胆、前卫、挑战权威,她们当年支持性少数、鼓励“自由天性”的金句多年之后也常被提及,不少观众表示自己作为弱势群体从她们的节目中找到认同和慰藉;另一方面,也有相反意见认为,这种所谓的大胆其实仍在框架之内,很多理念看似突破其实划定了安全范围,我们很难忽略她们奔放外壳包装下保守、主流、乃至有霸凌之嫌的内核。
而徐熙媛的“爱美”同样曾掀起热潮,2004年《美容大王》一书一发布就拿下各大畅销榜单冠军,其追求美的极致手段令人咋舌。“美”的标准被分类和商品化,大概也逐渐从这个年代起步,而这种态度在当下也被重新检讨:女性如此推崇“白幼瘦”、追求外表亮丽的价值观,是否真的有助于女性的主体性发展?曾经看上去成为时代弄潮儿的,如今可能落后于时代了。
哪怕在政治层面,徐熙媛也有过她自身的风波:在台湾本土社会,作为外省人后代的其中一个演艺界面孔,徐氏姐妹早年顺应社会思潮,把本土文化的“台”构建为一种土气、老套的文化。尽管诸如讨厌“布袋戏”一类的言论发生在她的20几岁,但其长久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至今也在被人探讨。而哪怕直到近年,徐熙媛署名支持香港《国安法》、于日本抢购口罩、在社交媒体指控蔡英文“屠杀我们”等举动,也每每掀起政治笔战——最讽刺的是,因为两岸婚姻的特殊,在离婚大战进入白热化的阶段,指控徐熙媛的政治立场“台独”也成了汪小菲的舆论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