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人现在把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称为“老华南”。
走在市场外的新华路上,道路两旁的蓝色高墙一路绵延,水泥路面干净整洁,零星枯叶飘落在侧,车辆奔驰而过,鲜有行人。
这里本是充满市井烟火气的热闹市场。疫情前,本地商户常在凌晨抵达,采购新鲜海鲜、家禽和各类食材。2020年初,华南海鲜市场因被认为是新冠疫情早期病例的传播地而广为人知。
现在市场大门紧闭。肃清的气息延伸至市场外,许多商铺大闸紧闭,售卖热干面、牛肉面馆的商户铺外贴着出租字样。仅有零星店铺还在营业。一家店铺的店员说,海鲜市场在2020年后“再没开过”。许多商户搬到了约17公里外、位于黄陂区的“新华南海鲜水产”。
在“老华南”附近看顾一个流动摊位的店主是江苏人,她在武汉生活近30年了。疫情前,他们在武汉开工厂。封城前夕,一家人开车赶回江苏,被老家人指责“逃逸”。解封后,他们当月便回到武汉埋头干活。疫情封控三年,工厂亏损严重,工人工资、房租难清。最终工厂难抵倒闭潮,店主出来摆摊维生。
“老华南”像一具尸体躺在那儿。“已经成为历史了。不能动,也不能拆。”流动摊位的店主如此形容“老华南”。我们交谈时,50米开外站着三四位深色衣服的便衣。
为什么不能拆?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。
站在被蓝色高墙封锁了五年的“老华南”面前,我看见的是一段模糊不清的历史。